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县“九山半水半分田”,生存环境较为恶劣,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目前还有7.68万贫困人口。面对经济发展落后、贫困面广且程度深的现状,当地的大批扶贫干部、企业人员、施工队、脱贫致富带头人等,克服重重困难,搞建设、兴产业、改造危房、发展教育,他们在苗山深处,和广大群众一道,团结一心,挥洒着辛勤的汗水,拔穷根摘穷帽。
拼版照片:右图为贫困户李玉花顶着烈日,前去参加县里举办的苗绣培训班(7月29日摄);左上图、左下图为李玉花在培训班上学习刺绣(7月29日摄)。李玉花是融水苗族自治县红水乡良陇村的贫困户。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加大苗锦刺绣技艺的培训力度,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带动贫困户脱贫。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拼版照片:右图为石秋香和群众在红薯基地里进行护理工作时擦拭汗水(7月22日摄);左上图为石秋香和群众在红薯基地里进行护理工作(7月22日摄);左下图为石秋香在展示刚刚挖到的红薯(7月22日摄)。石秋香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水东村小洞屯村民,2013年从深圳返乡创业,目前带领当地1000多户贫困户种植高山红薯2000多亩,年产3000多吨。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拼版照片:右图为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古都村贫困户贾秀琴在劳作间隙喝水解渴(7月27日摄);左上图、左下图为贾秀琴在竹林里采收竹荪(7月27日摄)。近年来,香粉乡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引导贫困户种植竹荪,帮助他们增收脱贫致富。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拼版照片:右图为梁秀前挑着百香果树苗上山种植(5月9日摄);左上图为梁秀前和贫困户准备种植的果苗(5月9日摄);左下图为梁秀前(左一)和贫困户在百香果基地旁吃午饭(5月9日摄)。2017年底,乌英苗寨成立党英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经济能人梁秀前被选为总经理,他带领20多户贫困户发展产业。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千户苗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建设工地,工人们正在顶着烈日施工(拼版照片,7月22日摄)。“千户苗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是该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集中安置点,项目于2016年7月开工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并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000余人。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二级公路施工现场,工人正在烈日下修路(拼版照片,7月27日摄)。融水苗族自治县落实“2020年乡乡通二级路”的目标,计划建设道路197公里,惠及11个乡镇的26万百姓。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推动着全县脱贫进程。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拼版照片:左上图、左下图为贺仁章在广西融水双龙沟森林旅游度假区建设工地施工(7月20日摄);右图为满头大汗的贺仁章(7月20日摄)。贺仁章是融水苗族自治县洞头镇滚岑村的贫困户,他利用农闲来到县城打工,增加家庭收入。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拼版照片:右图为贫困户潘杰辉在广西融水双龙沟森林旅游度假区梦呜苗寨练习吹奏芦笙(7月20日摄);左上图为潘杰辉练习吹奏芦笙(7月18日摄);左下图为潘杰辉(右一)带领芦笙队去排练(7月19日)。潘杰辉是杆洞乡锦洞村的贫困户,今年3月举家搬到景区。景区为他们夫妻提供微田园护理员的工作岗位,每个月约有5000元的收入。另外,他们还是景区民俗表演队的队员,为游客表演还能增加一份收入。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拼版照片:右图为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红水乡良双村,驻村第一书记廖首(身着白衣者)在闹鱼节上和群众一起抓鱼(7月28日摄);左上图为闹鱼节热闹的场景(7月28日摄);左下图为廖首(身着白衣者)在人群中不时观察现场情况(7月28日摄)。7月28日是良双村传统的闹鱼节,数千群众聚在一起,廖首的组织工作压力巨大,在烈日下奔走的他衣服早就湿透。良双村目前还有600多户贫困户,脱贫任务艰巨。廖首今年3月份到任,他将带领群众修建基础设施,发展产业,尽快实现脱贫。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拼版照片:右图为在广西融水双龙沟森林旅游度假区,工地上的副总经理潘桂先汗流浃背(7月20日摄);左上图为潘桂先(右二)在梦呜苗寨建设工地上指挥工人施工(7月20日摄);左下图为还在建设中的梦呜苗寨(7月19日摄)。双龙沟森林旅游度假区在景区内建设梦呜苗寨,让进城的贫困户住进复原建设的老房子,同时景区提供工程维护、绿化保洁、游乐设施管理、田园管理等工作岗位,保证每个贫困家庭都有稳定工资收入。目前,还在建设中的梦呜苗寨已经有该县杆洞乡锦洞村10多户苗族贫困家庭入住,景区计划引入100户到苗寨来生活工作。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