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南北极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当世界屋脊不再是无法抵达的禁区,中国人的旅游也不再仅仅满足于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而是更热衷于半自助游、深度游、自驾游、体验游、定制游等等。在此背景下,我国旅游也做好了向全域化与品质休闲的大转变,更加注重体面、文化、健康。今年,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民盟中央提交了一份《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发言,关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做好旅游“原创”抓住旅游发展新机遇
3月2日,三亚国际音乐节主场活动在三亚海棠湾上演。在此之前,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号召下,三亚重装筹备了这场世界级的音乐盛典,创新三亚文化产业发展,增强三亚旅游文化软实力,推动旅游产业的供给侧改革。
丰富的休闲旅游产品是满足人们旅游新需求的前提。为此,民盟中央在《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特别提到,应推进“旅游+”“+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旅游政务、旅游管理以及产品开发设计,使旅游业态更加多元、旅游产品供给更加丰富。
2016年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步入快速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旅游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同时,旅游业也处于矛盾凸显期,旅游产品供给跟不上消费升级的需求”。这也是国家首次将“旅游业”与“供给侧改革”相关联。
“当前制约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是适应游客需要的供给不足,因此迫切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旅游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上海市委会主委陈群表示。“正是看到这样的需求变化,上海正在全力落实全域旅游战略,加大文旅、体旅、商旅、医旅等结合力度,丰富高品质旅游供给”。陈群说。
推进“旅游+”激发旅游发展新功能
冬季,是吉林一年之中最具魅力的季节,雪和雾凇带来的美丽风景,使得2017年春节黄金周,上千万人次涌进吉林,“冰天雪地”中消费97.01亿元。“但从吉林省实际情况看,有效供给不足与供需错配同时并存,产品开发与项目建设呈低质化、同质化发展,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加强优质供给,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吉林省委会主委杨安娣说,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旅游工作,要深入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与关联产业的深度融合,将公共设施建设和高效服务管理从景点景区延伸至全域,实现产品开发特色化、要素配置全域化,营造共融共建共享氛围,用特色的产品和全域的服务打造吉林旅游的独特风貌。
在《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发言中,民盟中央指出,要鼓励研学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低空旅游、体育旅游等新业态,同时鼓励旅游新产品的开发,如特色旅游小镇、特色商业街区、主题公园、文化创意园区、精品民宿群、VR旅游体验产品等,将“旅游”与更多元素结合,解决更多人群对旅游的不同需求。
满足人民需要旅游供给侧改革正当其时
2017年9月13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在四川成都开幕。习近平主席向大会致贺词指出,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我们热情欢迎各国旅游者来华观光度假。
如何吸引更多人来到中国旅游?打造优质的旅游环境是旅游品牌建设的核心。为此,民盟中央建议,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合作格局,打造“结构完善、高效普惠、集约共享、便利可及、全域覆盖、标准规范”的服务体系,贯穿旅游的前、中、后,涵盖住宿饮食、交通如厕等各环节,强化个性化、高端、智慧服务以及针对特殊群体的服务;要继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设施等。全方位打造优良“硬环境”和“软环境”,让旅游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民盟中央调研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民盟国情研究中心与中国旅游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先后围绕“旅游扶贫”“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等重大课题开展调研,合作研究,共同发挥优势,建言献策。这份《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书面发言,正是在长期系列调研基础上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