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统战法治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少数民族

搬出深山天地宽

2018-08-02 作者: 来源:

在泸水市洛本卓白族乡金满村巴尼小镇,十多栋崭新的黄色小楼矗立在怒江边,枕着涛声,映衬着青山白云。来这里的人都说,这是自带江景的旅游小镇。而住在这里的居民都是从高黎贡山上搬迁下来的白族勒墨人。

2016年10月,投资4000多万元的巴尼小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启动建设。从2017年国庆节开始,600多名村民分批陆续入住。

洁白的水泥粉刷墙、光滑的瓷砖地板、干净明亮的厨房和卫生间、配置好的闭路电视……坐在自家的三居室里,45岁的腊光先说,搬下来后自己在小镇当起了保洁员,每月有800元工资,再加上边民补贴等,现在的日子好过多了。

65岁的者普东老人至今还觉得现在的生活像是做梦。搬迁前,老人在山上的“千脚楼”里住了大半辈子,木桩为柱、篱笆当墙,楼上住人、楼下养畜,跑风漏雨、烟熏火燎。入住新房当天,老人家就里里外外打扫了好几遍,然后和家人郑重地把一面党旗挂到客厅正中央的墙壁上,以示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

在另一处搬迁点——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洒底村阿路底安置点,同样的单元房,同样的明窗粉墙和现代化厨卫设施,同样的拎包入住。今年1月,200多名傈僳族村民从山陡路险的阿地马底村搬迁于此。

“村委会干部职工一对一帮扶,从用钥匙开锁进门、用抽油烟机等小事教起。”鹿马登乡党委副书记胡兴忠介绍,很多干部还自掏腰包为搬迁群众购买日用品。

春节前,喜迁新居的群众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来到阿路底考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看望搬迁群众。

在搬迁点,每栋房子的底商都由集体支配,用于开办各类合作社,吸纳搬迁农民就业等。在技桥民族服饰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几位妇女正在缝缝剪剪。合作社社长恰大恒介绍,合作社现有22位妇女员工,有的人刚来时什么都不会,从最简单的串珠子、钉扣子做起,现在有的已会用缝纫机制作民族服饰了。

34岁的和小娜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搬下来后,孩子上学、看病都方便,还能在家门口打打零工,挺好的。”她一边说,一边为一顶傈僳族头饰串着珠子。

在村民于友邓家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搬迁前一家人在老木头房子前的合影。说起过去,于友邓不无感叹。

“7年前,为了通电,我们光把电线杆抬进村里就花了整整3个月。”于友邓说,63根电线杆,14个壮汉子抬一根上山要两天。村子名叫阿地马底,傈僳语的意思就是“非常不平的地方”。

那时候,所有物资上山都得人背马驮,每年总会有两三匹马失足跌落悬崖,碰上孩子生病,家长得背着孩子来回折腾一两天。村民要是建房,一袋20元的水泥背上去,价格就变成了100元,翻了5倍。

搬下来后,于友邓有了一个新身份——护林员,这是政府为搬迁后的贫困家庭提供的公益性岗位。一位护林员每年的工资约8400元,一个家庭有一位护林员,基本就能实现全家脱贫。

现在,于友邓除了管护他家的30亩苹果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护林。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有红豆杉、秃杉等多种珍稀植物,要防止人盗采乱伐;秋冬季天干物燥,巡山更勤,以防山火。

目前,怒江已有8000多名像于友邓这样的贫困农民搬迁后成为护林员,今年底将达到1万名,未来计划达到3万名。

10万人大搬迁,从深山里搬到沿江集镇,占全州总人口的1/5,这是怒江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从动员群众到选址建设,再到搬迁后的产业规划和就业安置,工程浩大。然而,怒江人稳打稳扎,将宏大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易地扶贫搬迁既是保护生态的好办法,又能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说。

搬迁不仅极大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活居住环境,更慢慢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春节前我去巴尼小镇慰问群众,发现有一家人在门口放了一块纸板当脚垫,把鞋子放在上面。这个很小的事情说明环境改变人。”纳云德说,“老百姓的思想观念开始变化,正在逐渐养成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好习惯。”(肖静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