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武功盖世无双,少林寺院驰名中外。但过去只听说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有座少林寺院,却不知福建省泉州清源山余脉东岳山下也有一座少林寺院,故此,便产生了采访探究的好奇心。
第一次采写有关佛教方面的稿子,还真有点沙滩里行走摸不着路数。但真没有想到,见到了寺院的方丈常定法师后,他那滔滔话语一下子打开了我脑海里琢磨已久了思路
常定,字禅传。俗姓杨,名建彬,泉州洛江人,1974年12月出生。1994年毕业于厦门闽南佛学院。现任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省南少林禅武文化促进会会长、福建省佛协副会长等职。
走进香火相传了一千多年的少林寺院,建在山坡上的古式建筑顿时映入眼帘。寺庙大殿雄伟宏大,禅房亭阁错落别致,花草树木争奇斗艳,恰似一幅描绘在大地上的真实美丽画卷。
当谈及泉州少林的起源时,方丈常定法师打开了他那久闭未开的话匣子。他介绍,泉州少林寺是中国南派武术的发祥地,相传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多年来,泉州少林以武术为载体,始终向社会传播民族文化。尤其是国家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后,对泉州少林走向国际交流,带来了一次千载难逢契机。在国家盛世发展的新年代,泉州少林的禅武文化,一定会博大精深,世代相传。
磨难崛起 再造少林
据寺院的方丈介绍,泉州少林又名镇国东禅少林寺,位于福建泉州清源山麓,始建于唐,兴于两宋,末于清乾隆年间,后因“胡惠乾事件”被毁,直到1992年10月又在原址上重建,1997年建成大雄宝殿、五观堂及僧舍,2002年始在大雄宝殿正前方复建天王殿,此为少林寺院第四次重建。
回想当初那段艰苦岁月,方丈常定法师说,二十多年来,寺院坚持了从无到有卓越的建设发展,奋斗到现在这样子可真不容易啊!
感叹之中,方丈常定法师按耐不住自己的联想:“当时刚来到少林寺院的时候,这里整个是荒山野岭,杂草丛生,可没有象今天看到的这番景象;有一段时间,寺院旁边就是监狱,犯人们出来干活,谁都分不清那个是和尚那个是犯人,南少林寺曾一度成了非常凄凉的地方。
记得那个时候,寺院里只有大雄宝殿,连佛像都没有,我们初来的两三个人便在这里住了下来。有位老师傅好说歹说,动员一位老华侨人士给寺院捐资4万元,我们吃饭很节省花销,好几个人每个月才取1000元当作伙食费。晚上,蚊虫很多,经常被蚊子或蚂蚁咬得疼痛难忍!
历尽了磨难的常定法师说:“平台是要靠自己去拼打的!有了好的平台,不去努力则一事无成,爱拼才会赢吗?”
弘扬禅武 造福社会
天下武功出少林,泉州少林寺是南武的发源地, 众僧们每天坚持武功练习和禅定观修,形成了禅武双修的禅宗道场,禅武是少林寺的精神内核。那么,何为禅武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存在又有哪些意义?
首先要知道何为“禅”?“禅”即是智慧及修炼智慧的方法,亦含修成智慧后的一种境界。所以,“禅”本无形,武术为外化的动作,需要“禅”才能立起来,随着冷兵器时代的过去,武术格斗的功能淡化,养生功能凸显。所以“禅武”其中的“武”便是修身养性、强身健体。
少林以内功修禅,其实是修禅悟道的最佳法门。少林寺的武术文化就是禅武,正是“一文一武、一内一外、一动一静、一理一行、一身一心、一形一意”,所以,形成了所谓的“禅中有武、武中有禅、禅拳归一”理念。
几十年来,泉州少林一直不停地在挖掘、整理、传承禅学和武学。他们与泉州市教育局、市体育局、武术协会等已联合编撰完成了《五祖拳操》教材。致力五祖拳操进入全市高中、初中、小学必修体操课程,让下一代更好地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独强身健体亦修身养性。
记得清末学者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点题扼要“少年强则国强“,国家强大便要从娃娃抓起。对此常定法师说道:”现在很多人手上都抱着个手机,缺乏锻炼,缺少沟通!所以要致力于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更多人都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要像习主席倡导的那样,都来把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瑰宝才行。
另外,禅武精神对企业家而言,亦是“能净化心灵得身心健康,参佛学精髓使眼界开阔“的主要方式。常定法师谈道:“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来到少林学道坐禅,就是想用佛学心法,以武修身。因为现代社会的企业家工作压力太大,需要有一个地方好好放松身心,山间禅行,吸天地灵气。最终得净化心理,淤心之惑,能让企业家释放更多的智慧和方法,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所以说,学习武术文化,老少皆宜,亦修亦行,让人们都有一种更高的精气神,才能心情好、家庭和、事业旺。
广施善行 济困扶贫
多少年来,泉州少林一直热心于公益事业,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总是不断地为社会做一些善事好事,用自己的善行来感染人影响人。常定法师说着自己的善行时,就不由自主地把手掌展开合在胸前念着“南阿弥陀佛”。
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泉州少林寺派出武僧带着动员来的资金和药品,赶到灾区最需要帮助和照顾的地方行善;印尼海啸时,刚好遇泉州少林在当地作武术文化演出,僧人们每个人当即把身上的钱全部捐献出来,让印尼的寺院帮助当地遭受危受难的家庭。更令常定法师印象深刻的是,在与贵州一些特困小孩的结缘中,他与当地做善事的闽南人交谈后了解到:这些小孩要么是被遗弃的、要么是家庭困难念不起书的。听了这些实情后,泉州少林随即派出武僧到贵州去对接这些小孩,在与孩子们的家人交流和沟通同意后,将十个小孩带回寺院,教他们武术、佛学以及给他们讲做人做事的道理。一年之后,这十个小孩初学有成,带着技艺回到当地,为苗族春节做节日汇演,当地的乡亲们看到后,敲锣打鼓,十分赞扬,家家户户自愿拿出礼品敬重武僧。常定法师说,不经意的善行,竟然得到人们如此的拥戴,当时,还真让少林众僧激动不已。所以,此行结束之后,又接连带回三十几个小孩。泉州少林的做法,看上去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好事,也是落实中央扶贫政策的一种善举。
以武为媒 广交友人
泉州少林寺院复建以来,在方丈常定法师的辛勤主持下,不仅逐渐打响了在国内外是声誉,而且还不断以武为媒广交了世界各国许多友人。
寺院除经常与海内外宗教界、武术界人士交流外,武僧团队还先后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同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武技切磋,接待外国武术弟子数千人次。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典、芬兰、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的武术家或武术爱好者,参观访问了泉州少林寺院后,都对泉州少林寺的热情接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
近年来,世界上各国在泉州少林学过徒的百名洋弟子 ,还陆续前来寺院认祖归宗 。为我国在世界个地播下了和平相处的友谊之种
在泉州少林文化不断向世界各地传播的基础上,为给海内外禅武爱好者搭建一个更适合现代潮流的平台,2017年9月,常定法师着手成立了福建省泉州少林禅武文化促进会。旨在通过对禅武文化的研究和交流,进一步促进禅武文化研究事业的发展,提升泉州少林禅武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为构建世界和平、社会和谐而努力奋斗。
“少林禅武博大精深,少林文化源远流长。”那么,泉州少林武术既已成为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共生互补、东西方文明包容交汇的一个载体。它的具体表现在哪里?常定法师说:现在不单单是交流,很多国家都想把中国南派禅武文化请到当地,学到手为己所用。因为现在经济条件已好,精神层面就凸显了空虚。再说,少林的禅武文化也不单单是禅学武学,它还有医学、素食文化等。
为此,如果有机缘,泉州少林也想建设佛学院,禅武学院,来为社会培养僧才,壮大佛教队伍,以便更好地适应国内外禅武文化的交流和促进。
“泉州少林在海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少林文化已被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所接受和认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深化推进、泉州少林禅武文化也将在国际共建合作中,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和展示的软实力。”常定法师怀着十足的信心,坦诚地倾诉了自己的夙愿。